前言:静品杜牧之诗,清丽俊逸又有卓越含蓄之姿,是以,最爱他笔下的江南烟雨,青山隐隐水迢迢,带来片刻的美好安宁。江南之外,有哲理,有情深,无论哪一种都别有一番韵味,也永远不忘,扬州三生杜牧。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关于烟雨的唯美诗句,迷人的江南,依山傍水的村庄山郭,迎风招展的旗帜,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佛寺、楼台,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且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增添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此诗属于杜牧的古近体诗,在借景抒情中带上历史的慨叹,飘渺的幻想与追忆,寓含忧念现世之情怀。全诗含蓄蕴藉,语言精炼,值得人细细品味。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山行》
1、烟雨[宋代] 吕南公朝来烟雨重,天与平田接。轻风更萧萧,清快绕我睫。开扉觅高岭,没若隔世劫。不见苍翠颜,徘徊坐支颊。农夫一何乐,群辈聚稠叠。移秧塞塍圈,狼籍衣不摄。喧阗交野语,蹲踞就晨馌。台笠映扉蓬。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1、《苏溪亭》(唐)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译文:在苏溪亭上望去,碧草无边无际,是谁随着东风唱着阑干十二曲呢?燕子还没回到旧窝,而美好的春光已快要完了,水上。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唐朝·戴叔伦《苏溪亭》原文:”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2、蒙蒙烟雨蔽江村,江馆愁人好断魂。——唐朝·杜荀鹤《江夏》原文:”蒙蒙烟。
此诗借周瑜因有东风之便而取得成功之事,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这首诗并不在怀古,但由于是对古代历史遗迹的感慨,仍带有伤悼亡往事的情绪。
《赠别二首》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第一首由意中人写到花,花写到扬州路,再由扬州路写到美人,烘托出意中人。不用一个你,却写尽美人之美,真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第二首写诗人对妙龄歌女留恋惜别的心情。“泪到天明”是情感最深挚的哀叹。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1、欹枕江南烟雨宋苏轼 《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2、三月江南烟雨时宋李石 《长相思·花飞飞》3、江南烟雨宋管鉴 《玉连环/解连环》4、画出江南烟雨宋沈端节 《谒金门·寻胜去》5、目断江南烟雨宋沈端节 《朝中措·天遥野。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隐隐”和“迢迢”这一组叠词,在写出江南山清水秀的同时,也写出了与朋友相隔千里的空间距离。诗人由那凋落的秋草,发出对江南的眷恋之情,在青山绿水的江南美景之下,越发怀念故人。
《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遣怀》
描写烟雨的诗句如下:1、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2、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4、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5、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6、七八个。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