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提元曲的特点是,元曲形式上的特点

第二讲“元曲的体式特点及“曲律”“中原音韵”介绍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上节课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曲,及曲的产生。请朋友们回答几个小问题;1、什么是曲?元曲包括几类文体分别是什么?4、典型性:元曲塑造的

第二讲“元曲的体式特点及“曲律”“中原音韵”介绍

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上节课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曲,及曲的产生。请朋友们回答几个小问题;

1、什么是曲?元曲包括几类文体分别是什么?

4、典型性:元曲塑造的人物形象,多样而复杂,既是现实生活的典型,又有人间普遍的理想。5、曲折性:元曲有大悲剧,也有大喜剧,悲与喜相互转换、涵融,追求团圆结局。6、艺术性:元曲以唱、做、念、打等艺术硬功将歌。

2、元曲中科 白分别指什么?小令在曲中别名是什么?散曲套曲简称散套在曲中还有个别名是什么?

3、九儒十丐为汉语成语,意思指什么?

4、元曲产生分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有那些?

这节课,与大家交流元曲的体式特点。

一、元曲的体式特点

要了解曲,首先我们来看曲与词的关系。 曲与词有何区别? 其实,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二者的名称往往混淆不清,也容易引起误会。学过词的人都知道,宋把词叫做乐府,元人把曲也叫做乐府,宋词、元曲实际上都是乐府歌词。元人所谓的词,就是后代所指的曲;还有人认为词是诗之余,曲又是词之余,因此也有把曲称为“词余”的。诗之余为词、词之余为曲,各相争雄,我们暂且不去争辩。从文学史上所说的唐诗、宋词、元曲,就是在形式、语言、风格上各具特色的三种不同的文体。唐诗基本上是五七言诗,词、曲则都是长短句。我们就词与曲在内容、形式、语言、风格上进行比较:

(1)、内容上的特点: 词一般反映了: 一是爱国的激情和抗敌的壮志 二是都市繁荣和个人的享乐 三是世情的感伤和归隐的清高 四是丧国的悲恸和庶民的痛苦 曲则嘻笑怒骂皆成文章,明代王骥德曲律说“词之异于诗也,曲之异于词也,道炯不侔móu也” 由于“主旨”、“作意”的不等、不同,元曲形式上的特点,才导致诗词往往讲究哀而不伤,怨而不怒;而元散曲则可哀可伤,敢怨敢怒,狂歌当哭,嘻笑怒骂皆成文章。

(2)、在形式上同异 曲和词同属于长短句,但曲的句子长短更为参差。词和曲在当时都是合乐能唱的歌词,其句式从1---7字至8--12字不等;但一字句到七字句是基本句式,而八字句不是四加四成句,便是三加五成句,这是词和曲在形式上相同的地方。

但同为长短句式,也有相异之处:

1)曲通常只有一段

词分为一段(或片、遍、阕)二段、三段、四段,而以二段为最多,曲通常只有一段,如《满庭芳》。词有这个词牌,曲中有这曲牌,词曲名是相同的。此调词、曲名同,实则异,遇到这样的词曲如何区别呢? 如果没标宫调,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区别: 若是两段的,即是词;若是一段的,即是曲。满庭芳;晏几道 (宋)南苑吹花,西楼题叶,故园欢事重重。凭阑秋思,闲记旧相逢。几处歌云梦雨,可怜便、汉水西东。别来久,浅情未有,锦字系征鸿。年光还少味,开残槛 jiàn菊,落尽溪桐。漫留得,尊前淡月西风。此恨谁堪共说,清愁付、绿酒杯中。佳期在,归时待把,香袖看啼红。 满庭芳·张可久(元)逋仙旧冢,西施淡抹,坡老衰翁。香云一枕繁华梦,流水光中。暮霭钟声故宫,夕阳塔影高峰。桃源洞,花开乱红,无树著春风。

2)曲有衬字,词一般没有衬字

曲有衬字,即正格(正字)之外。而加衬字可多可少,大抵散曲加衬字较少,剧曲加衬字较多,散曲中,北曲加衬字多些,南曲加衬字相对少些。甚至使一支曲衬字多于正文。

本课程提元曲的特点是

如:关汉卿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套中将原有的两句14字,加衬字后增至53字。 我是当当一粒铜豌豆。千层锦套头。加衬字后的变化。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nèn]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zhuó]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这里面的:“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恁[nèn]子弟每谁教你他锄不断、斫[zhuó]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均为衬字。衬字越多,音节就越急促,有助于增强感情抒发的力度。这个我们以后会细学。

3)用韵不同

4)词不能加句子,而部分曲可以加句子

曲不但有衬字,而且有些曲调本身可以增加句子字数,有些套数还可以增减调数,这是曲律的规定。可增句的共有十四调: 《正宫 端正好》《正宫 货郎儿》、《正宫 煞尾》;《仙吕 混江龙》、《仙吕 后庭花》、《仙吕 青哥几》;《南吕 草池春》、《南吕 鹌鹑儿》、《南吕 黄钟尾》;《中吕 道和》;《双调 新水令》、《双调 折桂令》、《双调 梅花酒》、《双调 川拨棹》等。以正宫 端正好为例,正宫·端正好·长亭送别作者:王实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作者:刘时中众生灵遭磨障[一],正值着时岁饥荒。谢恩光[二],拯济皆无恙,编做本词儿唱。 《窦娥冤》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大家看看这三首曲,均为正宫端正好字数是不是不相同呢?那么字数不同调式能相同吗?散曲在字数、句数和调数方面的上述特点,既增加了曲子的生动灵活,又可扩大曲体所表达的内容,体现出散曲比词在体制方面的长足进步。

5)、句式长短与音乐情调有关系

6)方言俚语的大量运用,是散曲与词区分俗雅的特征之一

散曲中大胆运用俗语是和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总趋势相一致的,为后世非正统文学的发展,在语言上做了必要的准备。

民间性,广泛性,深刻性,典型性,曲折性,艺术性。元曲分为元杂剧和元散曲;元曲兴起并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就其本身而言则是由于元曲确立并完善了体制形式,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宫调、曲牌、曲韵、平。

(3)、词和曲在语言、风格上的特点

从风格上看,宋词较为多样化:豪放(如王安石《金陵怀古》[桂枝香])、清旷(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愤激(如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典雅(如姜夔《点绛唇》)、婉约(如李清照(声声慢》)与艳丽(如贺铸《薄幸》) 等等。其中,以高雅含蓄之作居多。 散曲的风格也较多样,但以通俗畅达为主,力求痛快淋漓,较多地保留着民间俗曲的某些特色。

概括地说:

1)、词贵雅,曲尚俗。词多用雅言,曲多用俗语,这是词和曲在语言上的区别。就语言特色来说“曲尚俗”实际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说选词造句要尽量口语化,不要像诗词那样过于浓缩、过分雕琢。另一方面允许甚至提倡方言俗语入曲,这样就使散曲在文学情态上与诗词有了明显区别,更加生动活泼,更加生活化一些。例如以下的词与曲同是抒写思念征夫,而手法有别: 贺铸的词《捣练子•杵[chǔ]声齐》 砧zhēn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 寄到玉关应万里,戍:shù人犹在玉关西! 再看: 姚燧[suì]的曲《凭栏人•寄征衣》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贺铸词里的“泪墨题”,题了些什么?作者并没说,意在言外,全靠读者透过字句的表面,调动起丰富的联想,去细心体味,这里包含有比玉关还远的情思,可谓深情犹在不言中了。 姚燧[suì]曲里主人公的相思处一点也不遮掩,将其内心的矛盾,寄与不寄的矛盾,敞开让你看:寄吗,怕影响归期;不寄吗,又怕挨冻受寒。正因她敞开了心扉,才使读者直接看到了一个女子的思想斗争激烈,感受到了一派天然俗趣。而这正是建立在诚挚、率真情感之上的。

2)、词贵含蓄,曲尚显露词注重意境,贵含蓄、内蕴、凝练、雅丽、讲究格律,比较规范,以文雅为主,带文人书卷气。手法多用比兴象征,因而以此作为词在表达方法上的一个基本要求。曲则不然,它是一种带有浓厚的市民色彩,而又在当时普遍传唱的新诗体。它是唱给读书人(文人学士)和不读书人(所谓“村夫俗子”)听的。曲崇尚趣味,贵显露尖新,表达灵活自由,追求淋漓酣畅,以直率俚俗为主。多用赋的手法,喜欢白描、直陈胸臆。我们举两个作品例子来说明,都是表现闲适生活的作品《满江红•山居即事》辛弃疾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 更何处、一双鸂[xī]鶒[chì],故来争浴。 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 有飞泉、日日供明珠,五千斛[hú]。 春雨满,秧新谷;闲日永,眠黄犊[dú]。 看云连麦陇,雪堆蚕簇cù。 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 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 注:鸂鶒 xī chì 水鸟名,大于鸳鸯,色多紫,水上偶游,故又名紫鸳鸯。斛hú 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枇杷pí pá 枇杷果,就是枇杷树结的果实,味道甘美,形如黄杏 关汉卿散曲(小令)代表作 《四塊[kuài]玉•閑[xián]适》 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 旧酒投,新醅pēi泼,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南备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 我们应该仅从字面上一看便知词曲的用语确有雅俗之别了;但是,宋词的含蓄婉转与元曲的显露畅达、宋词的文雅与元曲的通俗,并无孰高孰低之分,也并非是绝对排斥的关系。就是说,元曲中也并非一味直露通俗而毫无含蓄文雅,不过就整体倾向而言罢了。总之不管哪种体裁,都应该追求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让读者感到既有高超立意,又有艺术魅力。

下面我们用简单而直观一幅图来说明,词与曲的区别:

二、简单介绍下曲律

曲律是明代王骥jì德创作戏曲论著 《曲律》是一部戏曲论著,一共四十章,开首两章&34;和&34;属绪论性质;第三章至第十二章为声律论,包括&34;、&34;、&34;、&34;、&34;、&34;、&34;、&34;、&34;和&34;;第十三章至第二十一章为曲的修辞论,包括&34;、&34;、&34;、&34;、&34;论字法&34;论衬字&34;论对偶&34;论用事&34;论过搭&34;论曲禁&34;论散套&34;论小令&34;论咏物&34;论俳谐&34;论险韵&34;论巧体&34;论剧戏&34;论引子&34;论过曲&34;论尾声&34;论宾白&34;论科诨&34;论落诗&34;论部色&34;论讹字&34;杂论&34;论曲屯"似为附录占全书论述全面,组织严密,自成系统。《曲律》的理论思想是非常丰富的,涉戏曲、散曲创作的多种方面,既有比较深入的理论探讨,又有技巧法则的揭示。

《曲律》的理论思想主要有:

1、对于戏曲艺术的本体特性作了深入的探讨。《论剧戏》曰:&34;又云:&34;这个观念表明了王骥德对戏曲艺术的舞台性和文学性关系的认识,&34;的提出说明《曲律》对戏曲本体认识也有了新的发展;

2、在《杂论》中,王骥德更提出了戏曲艺术&34;的戏曲形态论,并认为,成熟的戏曲艺术还须有&34;作为基础,有着&34;的相对稳定性。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曲律》在理论研究上与以前的戏曲论著相比有了明显的拓展,除&34;和&34;等研究对象外,戏曲结构、戏曲人物、戏曲科诨、宾白等也在《曲律》中作出了探讨;

3、《曲律》对&34;也作出了颇为公允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曲律》是对这场争论的一个理论性总结,既有对沈、汤之争的直接评述,又有相对超脱的科学论断。

本课程提元曲的特点是

三、中原音韵

1、什么是中原音韵

2、中原音韵的内容

3、《中原音韵》的运用

《中原音韵》把“平水韵”的一百零六个韵部作了适当调整,并归为十九个韵部,它们是: 1、东冬 2、江阳 3、支思 4、齐微 5、鱼模 6、皆来 7、真文 8、寒山 9、桓欢 10、先天 11、萧豪 12、歌戈 13、家麻 14、车遮 15、庚青 16、尤侯 17、侵寻 18、监咸 19、廉纤

在这个十九个韵部中,以“齐微”、“鱼模 ”、“尤侯”、“萧豪”、“先天”等韵部较常用,可以算作“宽韵”;以“寒山”、“监咸”、“支思”等韵部较罕用,可算作“窄韵”。周德清的曲韵体例清晰,归类严谨,使用起来也很方便。也是我们今后常用的工具书。

1、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

看朋友作业多数人都喜欢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下面就以天净沙曲为例; 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韵押家麻韵脚字( 鸦 家 马 下 涯 )且每句入韵,平仄混押。大家看,“瘦”“马”二字去上声用得很妙吧?上声字的发音颇具下搭之感,去声字则有送音之效果,若二者相互配合,演唱运行相应有转折起伏之韵律,获得抑扬动听之美感。曲辩平、仄,兼辩仄之上、去声;曲家以去为送音,以上为顿音,辩上、去尤以煞尾句为重,煞尾句,以末一字为重。 注意:调中如有数句连用仄声者,宜一上、一去隔用。 再分析下白朴越调《天净沙·春》白朴 〔元代〕越调《天净沙·春》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这首《天净沙·春》通过选择了早春时节富有特点的景物,描绘出了一幅春风和煦、暖阳明媚、风物润泽的春景图。在写法上,词人重点采用的是白描的手法,由“春山”“暖日”“和风”三幅画面展开想象。“春山暖日和风”开篇先从远处着笔交代了时令背景,为我们清晰描绘了一幅远山绿林,明媚暖阳,春风和煦,一派欣欣向荣的美好画面。读着词句,仿佛跟着词人置身于明媚的春光里,在这一句里,词人白朴重点突出春天已经来到了的实境,令人无比舒畅。“阑杆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词人由远及近,从远处的“春山”推移至近处的“楼阁”与“院中”的景物。在这明媚的春光里的“阑杆楼阁帘栊”也是与别个季节截然不同的,无不映照着“春山”的新绿,沐浴着“暖日”明媚,披拂着“和风”的温情。站在楼阁上,站在在窗子前,凭栏而立欣赏春光,是一件惬意的事。“杨柳秋千院中”一句,幽静雅致的小院,那小院里有傲然的白杨,有婀娜的垂柳,特别是那树下的秋千悠然的荡来荡去,仿佛有妙龄少女们的欢声笑语传将出来,充满了诗情画意。“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这结尾两句,词人的目光又从庭院里转移到晴空中,转移到旷野上,渲染了一个令人陶醉的氛围。春树枝头,黄莺在悠扬地歌唱;晴空之中,燕子在悠闲地飞舞;旷野之间,潺潺流淌的小溪在小桥下淙淙作响,落花在春风中静悄悄地飘落。至此,作品的意境更显得和谐,更显得意趣盎然了。这首以“春”为题的小令像一幅水墨山水画,寥寥几笔,清丽隽永,“不涉理路,不落言荃”,曲家根据自己的仔细观察、体验,写出新的意境、新的格调。我们再看一首;越调·天净沙·即事作者:乔吉莺莺燕燕春春⑴,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⑶。此曲系叠字小曲,二十八字全都用叠字,真可谓妙语天成,自然通俗,作者全用白描手法,写出久别重逢后喜悦的心情,也写出了心上人的娇柔可爱。前四句用春天的莺燕双双飞舞、花柳婆娑多姿来形容两情相悦和女子的美好。后三句赞美女子言谈举止事事都很有风度,富于韵致,又是那么娇美年轻,一切都恰到好处,端端正正。全曲音韵和谐,语带双关,言简意丰,极具特色。 以上为今天的学习内容谢谢朋友们的聆听。

下面布置作业。

元曲的特点:1、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词曲,政治色彩、文化色彩、艺术色彩都较多较浓,特定时期,政治色彩尤其突出;词曲均不限形式,基本点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2、元曲则是来源于北方草原民族的曲调,所以元曲又叫北曲。

1、有条件的朋友建议阅读明代王骥jì德曲律、了解中原音韵各韵部。回答什么为宽韵、什么为窄韵。

2、复制韵表:第六部 皆来分出阴平 阳平上声 去声韵字,找出此韵部中,入声做平声,入声做上声,入声做去声的韵字。

上一篇 2023年05月21 13:47
下一篇 2023年04月23 19:39

相关推荐

  • 暖风熏得游人醉全诗,暖风熏得游人醉全诗意思

    原题:暖风吹得何人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题临安邸林升(宋朝)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当时,金人攻陷宋朝国都汴梁。宋高宗赵构逃到南方

    2023年05月20 223
  • 形容家人幸福的诗句,描写幸福一家人的诗句有哪些

    原创2022-05-0613:29·槐序姑娘一朵女子,风轻云淡,欢迎关注槐序~这里有沉香千年的古诗词,亦有最精美的配图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一、形容一家人温馨的诗句(1-10)1.《好事近》宋代:郭

    2023年04月30 244
  • 诗经元曲混合作品,元曲唐诗宋词诗经

    长安天气好,冬景似春华。戊戌嘉平将旬,岁近己亥之春。值此良辰吉期,且喜佳客纷至。与诸位同道及社会各界名流共游于艺,齐贺佳岁,琴书谴兴,诗画抒怀。半日品茶半掩书,倚琴闲吟忘机文,缓笔黙察君子意,傲视人间

    2023年04月14 213
  • 元曲能不能叫小令,元曲的小令和散曲区别

    天净沙·秋思张曦月;苏畅;张诗乐-弹唱古诗词(古筝、钢琴与童声)秋天是一个思念伤感的季节,几乎所有的诗人都写过秋天的诗词。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激昂向上,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

    2023年04月11 206
  • 形容婆婆偏心的诗句,形容老婆婆偏心的句子

    一句话描述偏心的婆婆:一次又一次的相信和期待,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和心寒。一句话描述偏心的婆婆3.多勤政,少懈怠;多正己,少怨人;多公道,少偏心;多信任,少猜疑;多关爱,少冷淡。4.心本就是偏着长的,教人

    2023年04月22 270
  • 带春夏秋冬的诗句,诗句中带有春夏秋冬的诗

    春种、夏锄、秋收、冬藏,古人对季节的感知,敏锐细腻。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夏: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冬:终南阴岭秀,诗句中带有春夏秋冬的诗,积雪浮云端。,28首节气

    2023年05月09 221
  • 今宵酒醒何处下一句,酒文化顺口溜

    《我愿为你而死》,[美]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著,方铁译,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1月出版,492页,69.00元在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忠实粉丝的眼里,这位才华横溢的作家生前留下的四部长篇小说和百余

    2023年05月16 222
  • 描写春草的诗句有哪些,40首描写春草的古诗

    40首描写春草的古诗,春来无处不茸茸,春草是春天的使者,春风把春草吹得一地茵绿。春草虽然比较普通渺小,但在古人的眼中却有着别样的姿态和寓意。李世民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来描绘人的真正品质和节操

    2023年04月20 250
  • 最美诗句经典语录,经典人生哲理诗句

    中文有多美?读诗词就知道了。在诗词中,爱情是美好的,山河是壮丽的,路边的小草是可爱的,四季是清新美丽的。中国最美的100句诗词,不得不背诵。爱情很美爱情是人生最美丽的际遇。但凡灵魂相似的人,都会重逢。

    2023年05月18 221
  • 洒脱的诗句,冷门小众却惊艳的古诗句

    有一种诗词,让人读起来荡气回肠,仿佛心中有着一股沸腾的热血。诗里文中满是狂放潇洒的身影,冷门小众却惊艳的古诗句,挥毫笔墨酣畅,一线开浑沌之奇,团墨见天地之妙。然而当你一读再读,就会发现那个狂放不羁的身

    2023年04月13 250
  • 与马有关的诗句,关于写马的古诗

    先秦(4)汉(2)唐(8)宋(1)近代(1)关于写马的古诗,李白(3)岑参(1)杜甫(1)李贺(1)李益(1)刘彻(2)张炎(1)万楚(1)王鹏运(1)诗经(4)[先秦]和马有关的诗句如下:1、《出塞

    2023年04月30 310
  • 元曲的名字及寓意,根据宋词元曲取男孩的名字

    10:灯半昏时,月半明时《双调·蟾宫曲》春情·徐再思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以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元曲五行:木木,总格10画,姓名学寓意为(终结之数)

    2023年04月19 29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