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考核,经常情况下包含两个部分:元曲和南戏,其中元曲考核较多。本文介绍中国古代元代文学,希望能帮助广大考生备考。
一、元曲
元曲到底包括:一类是散曲,包括小令、套数两种基本形式;另一类就是包括对白、专为表演的杂剧,名篇包括《窦娥冤》、《西厢记》等。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代散曲两个部分,它在金院本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而形成的,正当南戏盛行之际。
四大元曲是哪四个,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元曲”在文学史上,同“唐诗”“宋词”相并列,成为一代文学的专称。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以元曲四大家闻名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个部分,散曲又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其中杂剧是元代文学的主体,代表了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一)元曲四大家
1.关汉卿——元曲四大家之首。《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单刀会》等都是他的作品
1、杂剧 杂剧的戏剧形式是由故事情节、曲词、宾白、科介等几部分组成。科介是演出提示,规定表演动作和舞台效果,宾白就是说白,曲词是歌唱部分。元杂剧剧本一般由四折组成,一套乐曲伴唱一折,所以“折”是音乐的单元,。
3.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今山西河曲县人。善于利用历史题材,敷演故事,因旧题,创新意,词采优美,情意深切绵长。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元曲四大家与元曲四大悲剧和四大爱情剧的作者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元曲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还有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元曲四大爱情。
4.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所作杂剧在当时的名气极大,有“曲状元”之称。
元曲四大家之外,还有一个人也是考试重点,那就是王实甫,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西厢记》不仅是他的代表作,而且是元代杂剧创作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元曲三要素:唱(唱词),科(动作),白(对白) 元曲的代表作:窦娥冤。 体制 元曲兴起并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就其本身而言则是由于元曲确立并完善了体制形式,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1、宫调: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
二、元代文学-南戏介绍
“荆刘拜杀”指《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四剧合称为“南戏四大传奇”。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即保存在《永乐大典》中的三种早期南戏,包括《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