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怀化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by砚篱不离,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杨花落尽之时你却遭贬
其实杨花不是杨树身上的花,而是柳絮,因为古人称柳树为杨柳,正是“杨柳依依”。所以,实际上这里的杨花就是在春天里头弄得大家很麻烦的,飘到你的眼睛、鼻子、嘴巴里的那个柳絮。
那么苏轼写这词的意思就是,从杨花的形态上说呢,说它是花吧,它却不能叫花。你春天赏扬花吗?你不可能赏扬花。但是杨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注释 1、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阳县,唐时这里还是非常荒远的地方。2、杨花:柳絮。
我那凄惨的好朋友,你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其次再说“子规”,李白原来有诗云:“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子规者,又叫做杜鹃。杜鹃啼血,这是在中国古代诗篇里头非常著名的一个典故。
杜鹃的叫声啊是非常的凄惨,非常的凄恻,它一叫起来就引得人黯然伤心。又有人说,子规的啼叫声像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王昌龄李白双双被贬夜郎,此夜郎非彼夜郎
第二句“闻道龙标过五溪”,这儿其实透露了一个信息,就是写诗的时候王昌龄还没有走到龙标,正路过“五溪”这个地方。“五溪”都在湘西,是沅江的五条支流,在唐人眼中这里是极其蛮荒艰难之地。第三、四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我们也知道李白也曾被贬谪到夜郎,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里也提到了夜郎。
杨花落尽子规啼的下一句是闻道龙标过五溪,出自唐代诗人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全文如下: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概作于公元
其实这两个“夜郎”不是一回事,李白被贬谪去的夜郎是现在贵州遵义的桐梓县,那个地方是古代的夜郎国,而这次王昌龄被贬到的龙标是现在湖南怀化的洪江。
这首诗里说的“夜郎”则是指今天湖南省的沅陵县,洪江正在沅陵的南方而略偏西,所以李白称之为“夜郎西”。
关于主播和课程: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意思是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我为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古诗原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他是精通书法、酷爱绘画的“康师傅“,喜欢游历山水。他的声音有满满的元气。他读过很多书,但没有学究气。康震教授倾尽二十多年诗学心得,在喜马拉雅上线《康震品读古诗词》课程,献给忙了一年的你,还有我们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