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是一年重阳节,形容菊花高雅的诗句,万花已凋谢,却正是赏菊的好时节!菊花,在百花凋零之时傲霜盛开,在秋风中开得飘逸潇洒,留给世人阵阵怡人香气,为这萧索的秋天增添了一抹不朽的亮丽!
黄花不负秋 与秋作光辉,十二首赏菊的诗词,九九重阳赏菊花!
赏菊
宋-杨万里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妍华。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13、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 14、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宋·杨万里《咏菊》 15、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4。.
菊花自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鹧鸪天-赏菊
宋-葛胜仲
黄菊鲜鲜带露浓。小园开遍度香风。
自篘玉酝酬秋色,旋洗霜须对晚丛。
香在手,莫匆匆。寻芳今夜有人同。
黄金委地新收得,莫道山翁到底穷。
1、《菊花》(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2、《画菊》(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3、《不第后赋菊》(唐)。
满江红(重阳赏菊,时予已除代)
宋-叶梦得
一朵黄花,先催报、秋归消息。
满芳枝凝露,为谁装饰。
便向尊前拚醉倒,古今同是东篱侧。
问何须、特地赋归来,抛彭泽。
顺首去,年时节。开口笑,真难得。
史君今郡更,自成行客。
霜鬓不辞重插满,他年此会何人忆。
记多情、曾伴小阑干,亲攀摘。
赏菊
明-成鹫
赞美菊花的古诗如下:1、菊花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第一二句中,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终岁颇勤动,凛秋花正开。
黄金非所羡,白首乃怜才。
赏菊
明-魏时敏
短篱疏雨正离披,淡白深红朵朵宜。
自计老年才思减,重阳过后不题诗。
西园赏菊
明-王恭
秋风萧瑟过重阳,黄菊花开酒正香。
人世相逢须尽醉,牛山何必涕沾裳。
十月六日约同会诸公赏菊
明-区越
本是重阳萼,天留十月开。
不知陶靖节,仍为菊花来。
清浊从头有,浅深宜自栽。
半酣花压帽,新月澹城隈。
十月赏菊体斋席上限韵
明-李东阳
寻芳何意到君家,雨过高城少暮沙。
此夜幽欢还月下,去年孤馆各天涯。
狂思晚节曾吹帽,寿拟春期及进瓜。
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不是老来诗骨健,谁能白发对黄花。
次韵答白仲安明府赏菊作
清-林占梅
最羡君高雅,何年共结邻。
诗情工写景,笔意善传神。
把酒常邀月,看花不在春。
企业回花圈挽联怎么写,挽联写法样板 花圈挽联格式: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字体较大) 1.上联右上,用较小字写,悼念(逝者名字)、沉痛悼念(逝者名字)或(逝者名字)千古; 2.下联左下,用较小字写,(名字)敬挽、(名字)泣挽、(名字)拜挽或写上赠送单位。
能知閒淡趣,自是个中人。
月夜赴友人赏菊分赋赠之
清-安超
日落西园晚,溪流罨画深。
金樽遥月影,黄菊淡人心。
旧雨多情话,新诗共醉吟。
灞桥风景到,踏雪再相寻。
顾培园宫赞寓斋灯下赏菊探韵限为字
清-查慎行
劈笺重和去秋诗,叶底花前榻未移。
却对清尊惊候晚,尚留名种爱开迟。
閒情特许携灯就,画藁犹烦蘸笔为。
莫话陶家三径事,年年此景负东篱。
赏菊
近现代-李寿铨
天容澹荡雨如丝,正是东篱赏菊时。
5、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梅尧臣《残菊》6、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湘滞未容回。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陆龟蒙《亿白菊》7、时菊凝晓露,露华滴秋湾。仙人酿酒熟,醉里飞空山。——顾况《黄菊。
觅得黄花沾得酒,对花把酒读陶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