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败在此一举下一句,人要经过磨练才能成功

今天是2020年高考的第一天,全国共有1071万学子参加了这场“人生大考”。在古代,临近考试的古人会通过诸多“讲究”来博一个“好彩头”,人要经过磨练才能成功,祈愿自己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现在,和青年君

今天是2020年高考的第一天,全国共有1071万学子参加了这场“人生大考”。在古代,临近考试的古人会通过诸多“讲究”来博一个“好彩头”,人要经过磨练才能成功,祈愿自己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现在,和青年君一起去看看那些在古代寓意“高中”的“好彩头”,为高考学子喊一声“加油”!

蟾宫折“桂” 一举“糕粽”

状元饼、及第粥、猪蹄膀……各地特色小吃里包含着对考生一举高中的祝愿。

不惜破釜沉舟。成语故事: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纷纷举行起义,反抗秦朝的暴虐统治。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最著名的是陈胜、吴广,接着有项羽和刘邦。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镇压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又攻破邯郸,反秦武装赵王歇及张。

粽子本是端午节传统美食,但因“包粽”谐音“包中”,摇身一变成了读书人应试前必吃的“吉祥物”。相传明清时期,考生考前要吃像毛笔一样细长的“笔粽”或“枣粽”,寓意“必中”或“早中”。

食桂花糕、折桂枝也是古人应试前的“讲究”之一。《晋书·郤诜传》记载: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如何?”诜对曰:臣鉴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郤诜自比的“月宫桂枝”“昆仑片玉”后被用以比喻天赋异禀的人才。“蟾宫折桂”后来被用以比喻考中进士。

明代冯梦龙的笔记小说集《古今谭概·俗谶》中讲到:“今南都乡试前一日,居亭主必煮蹄为饷,取‘熟蹄’之谶也。”因“熟蹄”谐音“熟题”,古代一客栈店主会煮猪蹄犒劳下榻的科举考生,祝愿考生作答时能遇到“熟题”。又因“蹄膀”谐音“提榜”,猪蹄膀便也成了考生考试前“必打卡”的一道吉祥菜。

状元及第捷报 电视剧《雍正王朝》截图

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上》:“成败之机,在斯一举。”这是原出处,成功、失败就决定于这次行动了。指采取事关重大的行动。望采纳呀~

科举名列第一称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代表着古代考生在科举考试中以己所学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因而,“状元”也是古代考生们的“终极梦想”。在考试前,各地考生会因习俗不同而食用“状元饼”“状元糕”或“三元及第粥”讨个吉利。

各地“状元糕”“状元饼”虽然制作方法和口感风味各不相同,但不论是浙江嘉兴用米粉蒸制的“状元糕”,还是湖北天门经久不坏、曾作为考生干粮的“状元饼”,其中祝福考生的美好寓意是相通的。

一“鹭”“莲”科 “硬石种榉”

为了考取功名,古代士子除了“饮食”上颇多讲究,在“起居”上下的功夫也不少。

这样的吉祥图案不仅常见于屏风、瓷瓶、瓷盘等摆件和画作,还出现在应试考生佩戴的玉饰及手帕、香囊、荷包等物品上。

战绝:成败在此一举,杀!/此刻,唯有死战,安能言降!勤王:大厦倾危,谁堪栋梁!/国有危难,哪位将军请战?阵亡:无言对百姓,有愧~见先祖[3]稀有 战绝:孤注一掷,也要殊死一搏!/我,已经无路可退了!勤王。

康熙四十五年《登科录》 人民网 孟丽媛摄

除了起居细节,讲究的考生还会在家中或门口种上一棵“榉树”,“榉”谐音“举”。相传古代天门山有一个秀才屡试屡败,妻子恐其丧失向学之心,便与其约定在家门口的石头上种榉树,以“有志者事竟成”鼓励丈夫。意外的是榉树竟和石头长在了一起,秀才也中举归来。有了传说的“心理暗示”,古代常有考生将榉树种在石头旁,取“应试中举”(硬石种榉)之义。

明清时期,为了服务离乡应试的考生,各色客栈应运而生。为了取个好寓意、好彩头,店主们多以“连升”“高中”“魁元”“状元”等吉祥话给客栈和饭店命名。

譬如电视剧《雍正王朝》中,众考生下榻的连升客栈便接连出了殿试状元、榜眼、探花。

连升客栈 电视剧《雍正王朝》截图

成败在此一举下一句

“青云”直上 独占“鳌头”

国子监孔子像 人民网 孟丽媛摄

成败在此一举 参差不一 尝鼎一脔 春风一度 沧海一鳞 沧海一粟 猖獗一时 巢林一枝 聪明一世 灿然一新 传诵一时 存十一于千百 串通一气 春宵一刻 纯一不杂 尺蚓穿堤,能漂一邑 从一而终 惩一儆百 惩一戒百 惩一警百 成。

在应试者做足心理准备、即将踏上考场之时,考前的最后一个好彩头——“龙门”终于登场。李白曾在《与韩荆州书》吟道:“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 其中,“龙门”是黄河水流最为湍急之处,相传鲤鱼逆流而上跃入龙门便可化龙,用以比喻指科举中试。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前便有一道古时科举考生争相跨过的“龙门”。

成败在此一举下一句

殿试 资料图

寒窗苦读十年书,成败在此一举。从古至今,对于学问的不懈追求和对考生取得好成绩的美好祈愿古今相通。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在这个比往年更加难忘的高考季,青年君借用着古人的“好彩头”,祝愿全国各地考生“青云”直上,蟾宫折“桂”!(综合自《古今谭概》《奥赛般的科举制度走进现存唯一两座贡院》等)(孟丽媛)

上一篇 2023年05月29 17:42
下一篇 2023年05月19 00:44

相关推荐

  • 形容美女漂亮的诗句,赞美女人漂亮经典古诗

    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2、渐消酒色朱颜浅,欲语离情翠黛低3、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形容女子很漂亮的诗句介绍如下:一、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二、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

    2023年04月23 257
  • 灵魂摆渡里的诗句,灵魂摆渡经典诗词

    赵吏赵吏:我送走了那么多灵魂,灵魂摆渡经典诗词,可是我没有灵魂。我不知道有一天我消失了,会不会有人来送我一程。我很痛苦,我的痛苦是我感觉不到痛苦。赵吏:我送走了那么多灵魂,可是我没有灵魂。我不知道有一

    2023年05月15 240
  • 人间自有真情在下一句,人间自有真情在出自哪首诗

    权叔的话,让一旁的兰姨热泪盈眶。兰姨动情地说:“人生活过一大半,即使他不提出复婚,我也会好好地陪他走完最后一段路。”拍照、填表、签字……权叔与兰姨,重新成为合法夫妻。他们的感情让人羡慕又感动。这世间,

    2023年05月31 287
  • 四季更迭下一句是什么,四季更迭的唯美诗

    草木荣枯,四季更替中国雅茶文化公益平台讯:草木荣枯,四季更替,人生在世,需要扛的事情太多,有时候,扛起来就难以放下,有时候放下了,又扛起来,在舍得之间犹豫徘徊,苦苦地挽留夕阳的是傻子,久久地感伤春光的

    2023年04月20 252
  • 庭下如积水空明下一句,庭下如积水空明译文

    公元1083年,年号元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经4年。在他静心蛰伏,完成从“苏轼”到“苏东坡”这个伟大转折的同时,汴京的朝堂和街市一如往常那样熙熙攘攘,物议沸然。宋神宗仍在平衡朝中新旧党势力的

    2023年05月18 244
  • 形容树木茂盛的诗句,描写树木青翠茂盛的诗句

    你是什么时候感觉到秋天来了呢?走过公园、走在路边,总有树叶飘荡而下,掉在地上,积成一片黄色的海洋。一阵风吹来,有点凉,拉了拉衣服,才恍然感觉,秋天真的来了。古人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还真是这么回事。落

    2023年05月27 225
  • 感叹时光流逝的诗句

    余华说: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有说服力了,因为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时光荏苒,岁月流转,花开了又落,人来了又走。世间所有的风景、情感,最后,都抵不过时间。9首诗词叹流年,愿不负岁月,未来可期。1

    2023年05月26 281
  • 与母亲离别的诗句,母亲即将离别的散文诗

    首先今天我集了一首游子思念家乡的诗——《游子吟》,是我们从小就学习的一首诗,大家一起欣赏!关于离开孩子的诗句1.有关和孩子离别的诗句有哪些1、《别老母》——清代黄景仁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

    2023年04月11 261
  • 春风一佛千山绿下一句,春风一指千山绿下一句

    江西文明网4月26日10时,从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来喜讯:鄱阳县脱贫退出。鄱阳用行动和实效书写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历史答卷:全县31个乡镇(街道、农科所)的162个“十三五”

    2023年06月01 308
  • 锦水汤汤与君长诀全诗,女友发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人生,有相聚,就有离别,曾经那些念念不忘的人和事,在时间中被慢慢消弭,最后随着飞鸟在天空中消失不见。世上本没有故乡的,只是因为有了他乡;世上本没有思念的,只是因为有了离别。8首诀别诗词,一起读懂离别背

    2023年05月16 286
  • 元曲又称北曲,元曲又称为什么

    平时我们在阅读中国传统文学的时候,元曲又称为什么,可能更多的是看唐诗和宋词,说起元曲,我们通常会想起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分为戏曲

    2023年04月10 258
  • 含有水的诗句,含有水的诗句100首

    昨晚《夜读》带大家小品了一番元曲的魅力(戳链接回顾:除了唐诗宋词,含有水的诗句100首,别忘了还有……)。不少读者都表示,又一次被古人的文采惊艳到了!甚至还有读者打趣说:“能写出这种句子的人,都是被文

    2023年05月02 294
关注微信